婆婆太強勢怎么溝通
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湖南潘女士來信:我今年32歲,是個普通職員。工作上可以說是得心應手,和同事相處都不錯;我和丈夫是研究生同學,一直以來和諧共處,很少矛盾。但結婚懷孕后,我的家庭讓我有些苦悶。
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、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葵
《生命時報》 2023-09-29 第1741期 第15版
婆家的條件比較好,全款給我們買了車和房,經濟上幫了我們很多。我是獨女,丈夫是獨子,懷孕后,我媽媽和婆婆都開心極了。因為房子比較大,本來想著她倆同時過來照顧我,可婆婆卻擅自請了保姆。我媽可能感覺這里不需要她,回老家后就沒再來過了。
我的婆婆來了后就沒走過,估計最近幾年都不會離開。她一來,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她說了算,我在家里已經沒有發言權。孩子出生后,我奶水不太好,她直接就說“不用喂奶,沖奶粉就行,營養更好”,但其實我更希望喂母乳。還有幾次,我想自己給孩子洗澡,婆婆卻攔著,說讓保姆來;我想陪孩子睡覺,她說陪孩子睡不好,讓保姆帶……她的好意是讓我把心思放在工作上,我覺得老人家好心,就都照辦了。
但其實我平時工作不太忙,先生出差多,很少在家里,我就會自己在房間追追劇、刷刷手機;有時候還跟朋友出去旅游。婆婆和保姆也確實比較擅長照顧孩子,現在孩子長得白白胖胖的、很少生病,我也感到欣慰。
然而,現在孩子快兩歲了,我突然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——孩子跟我一點也不親。我帶她去玩,如果奶奶和保姆不跟著,她就不愿意,哭鬧著要回家;我想讓孩子跟我睡,她也不愿意;我想帶孩子回老家看爸媽,但根本不可能,因為孩子看不見奶奶和保姆就會哭。仿佛在孩子眼里,我這個媽就是個外人。我感覺太失敗了,該怎么辦呢?
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、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葵回復:從描述上看,您的家庭結構井井有條,家中關系比較和睦,能夠得到財務、良好親情的支持。但目前有兩個來自家庭成員的壓力:一是和婆婆的相處問題,二是與孩子缺乏親密。這兩個壓力是聯系在一起的,解決之道也環環相扣。
您的婆婆非常有主見,在家里已經是一家之主。面對強勢的家庭成員,通常來說矛盾、沖突難以避免,但您們的相處一直以來都挺和諧,這說明,有一方在不停退讓。相信您也意識到了,您始終在積極地避免沖突發生,主要采取兩個策略:一是盡可能聽從安排。您婆婆確實是一個生活經驗豐富的人,且非常關心家庭,因此或主動或被動,您大部分時候會接受她的建議。二是減少跟婆婆在一起的時間,無論是待在自己的房間還是外出旅游,通過讓渡自己做決定的權利,你維持了家里的和諧。
然而,這么做最終出現了嚴重“副作用”,就是您和女兒疏遠了。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,誰陪的時間多、誰能在第一時間響應她的需求,她就跟誰親。過去兩年中,由于順從婆婆,您在陪孩子的時間上確實比較少,感情聯結相比弱,這讓您感受到了挫敗和失落,這種苦澀滋味一定不好受。改善這種情況,“遠離婆婆”和“靠近孩子”需要同步進行。
遠離婆婆并不是指物理距離,而是心理距離,即不要放任自己無限地順從婆婆的安排。建議您該溝通時還得溝通,清晰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。最好從三方面考慮:一是真誠地感謝婆婆和保姆的付出,謝謝她們幫助維護了家庭的秩序,把孩子照顧得妥妥貼貼;二是當婆婆建議您把重心放在工作上、不必擔心孩子時,您需要及時表示自己工作方面比較順利,平時有充裕的時間,請婆婆放心,自己有余力照看孩子;三是“找外援”,請丈夫幫忙參謀一下以怎樣的方式與婆婆溝通更合適,或借丈夫之口告訴婆婆,你希望有更多的親子時間,并讓她知道,孩子的健康發展,離不開母親的參與和陪伴。
靠近孩子方面也需要技巧,不要急于求成??梢栽谀棠袒蛘弑D放c她在一起的時候,作為一個“第三者”或“第四者”的身份出現在孩子身邊,慢慢拉近彼此的距離,不要讓孩子感到強迫。隨著孩子長大,需要接觸更多知識和人群,如閱讀、與同齡人交流、參加興趣班等,在這些事情上,父母的陪伴與幫助越來越重要,也是與孩子培養感情的契機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今冬呼吸病為何這么多12-05
- [事件]練小腿增加血液回流強心臟12-05
- [事件]走路轉錯彎是癡呆前兆12-05
- [事件]少吃點真能抗衰老嗎12-04
- [事件]有責任心比樂觀更延壽12-04
- [事件]舌頭顏色能辨大病12-04
- [事件]社牛的老人更長壽12-03
- [事件]少兒和老年段最幸福12-03
最新文章
- [事件]今冬呼吸病為何這么多12-05
- [事件]練小腿增加血液回流強心臟12-05
- [事件]走路轉錯彎是癡呆前兆12-05
- [書評]穴位的故事奇穴54二白:痔...12-04
- [事件]少吃點真能抗衰老嗎12-04
- [事件]有責任心比樂觀更延壽12-04
- [事件]舌頭顏色能辨大病12-04
- [事件]社牛的老人更長壽12-03
贊助商鏈接